委员大会发言:汇集乡贤力量  聚焦双招双引

 二维码 591
发表时间:2023-01-13 08:52

乡贤是一个地方最具代表性、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群体,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,在区域经济建设中,在公共事务服务中,他们是中坚力量之一。要吸引各类乡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,就必须破解制约因素,出台优惠政策,设立激励机制,引导乡贤返乡创业,推动“双招双引”不断取得新的突破。

一、打造现代网络平台,凝聚乡贤之心

2021年,我县民营企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64%,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县税收比重71%,贡献了90%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,提供了90%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机会,而民营经济比重中约有70%来自于乡贤投资,乡贤投资已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目前,乡贤投资尽管带有一定的政府引导成分,但大多数乡贤是出于家乡情怀和自发性质,因此有必要打造现代乡贤网络平台,全面联网乡贤信息,精准匹配乡贤投资意愿和家乡特色产业。建议县委县政府推动部署乡贤网络平台构建和管理体系,获取专业性、事务性服务支撑,加强人脉网络拓展搜集、整理归集乡贤数据、开发部署技术平台、跟踪分析乡贤信息,以乡贤人才为核心,跨地域引入投资、技术、管理、服务、市场、产业等各类资源,精心培育乡贤在“双招双引中的主体地位,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二、运用数字化技术,凝聚乡贤之能

近年来,我县乡贤在全国各地打造了诸多知名品牌,如上海桑田智能二兔开门物联网泛通道、北京南城乡餐饮、广州恒福茶业、杭州温格暖通器材、杭州凯泰资本、杭州大橡回家直播平台、深圳瑞恒电子、福州帝视科技、厦门艺术厦门等,门类繁多,涉及面广,是乡贤的创业成果和智慧结晶,但乡贤品牌似乎与我们相距遥远。

因此我们必须出台针对性较强的优惠政策,通过乡贤,将这些知名品牌,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望江地域特色、地方产品、传统文化、乡村治理、城市管理,精准对接产品运营和市场供需。深入了解广大乡贤的行业特点,深入挖掘广大乡贤的消费需求,拓展地方特色产业、特色文化、特色资源的市场空间。借助乡贤力量,引入乡贤智慧,充分凸显乡贤在品牌树立中的创造主体作用,统计分析消费数据,反向挖掘市场对产品、质量、品牌的需求,持续推动望江技术创新、提升产品质量、打造特色品牌、传播望江文化。

三、发挥文化引领传承,凝聚乡贤之德

发挥乡贤文化引领者的角色优势,弘扬耕读文化、雷池文化、三孝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。引导乡贤讲好家乡故事,激活乡村记忆;鼓励乡贤积极开展敬老、助学、帮困等公益慈善活动,用三孝故事垂范乡里,弘扬文明新风。

据不完全统计,近年来,青岛乡友会、青岛西海岸新区望江商会、合肥望江经济文化促进会、昆山望江商会等各地乡贤经济文化组织和一大批乡贤个人,常怀家乡之情、常系家乡之忧、常念家乡发展,多次组织或自发向家乡捐款捐物,支持家乡建设和发展,资金总量达数百万。支持项目包括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扶危济困、捐资助学、防汛抗洪、防疫抗疫、村庄基础设施建设、场馆建设等方方面面,引领了社会新风尚,汇聚起发展正能量。

建议县委县政府对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乡贤进行表彰,鼓励更多乡贤参与支持望江发展。

四、推动组建异地商会,凝聚乡贤之智

商会是凝聚企业力量的重要载体,是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“抱团发展”的联谊交流平台,是推动家乡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,商会作为政府与企业、企业与企业、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纽带,作用和地位日益显现。当前,我县正式在异地成立商会或经济文化促进会的有昆山、青岛望江商会,合肥、上海望江经济文化促进会。完成组建的有宁波望江商会。组建乡友联谊会的有南京、北京、深圳、广州、安庆等地。担任异地省、市商会主要领导的有沈阳安徽商会会长檀海平、德清安徽商会会长曹云清、昆明安徽商会党委书记汪结良、湖北安徽商会会长叶青、大连徽商商会党支部书记李结龙等等;另有众多乡贤在省级安徽商会、市级安庆商会等异地商会任职。

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,我县各地商会在公益慈善、助推地方经济发展、搭建两地合作平台等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。今年以来,我县上报市级31个亿元以上招商项目中,有 25 个项目是在外乡贤直接投资,占比达80.6%,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贡献了乡贤智慧和商会力量。今年9月,东莞、南昌安庆商会举办成立庆典大会,我县派出高规格庆贺团队,县政府、政协主要负责人出席大会,并作为唯一县份在会上推介望江、宣传望江,在东莞、南昌两地乡友中取得了良好的推介和宣传作用。

因此,强化各地商会的责任担当、使命担当、招引担当,是推动商会发展的关键。建议设立激励机制,对经常开展活动且对家乡“双招双引”贡献较大的商会,实行以奖代补,给予一定数额的活动经费支持。通过内外联动,将异地各类望江乡贤组织打造成推介望江的“桥头堡”,“双招双引”的生力军,推动发展的“孵化器”。

(执笔人:政协常委   徐咏斌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,请联系我们:
电话(传真)0556-7171004   电子邮箱:wjzx7171004@163.com